村里的事村民议,村里的项目人人参与。永乐店镇老槐庄村,通过国家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项目,按照先议后筹、先筹后补的原则,推进改善村内道路、村容村貌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,让党的好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,有效推进了美丽新农村的建设。
现在的老槐庄村村容整洁、村内道路平整。就在不久前,老槐庄村内的街道还处于年久失修、坑洼不平的状态,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。不少村民和党员代表纷纷向党支部提出修整村内破损街道的意见。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,村党支部向永乐店镇政府申请了“一事一议”财政奖补项目。工程于今年8月25日开始正式施工。
村民张振江说:“当时听说村里要修路了,大家觉得都挺好,村干部还有党员,责任区党员,去我们家里边跟我说了一下相关政策,我觉得挺好,村里修的路就跟自家的路一样,所以我们要把它维护好。”
村民李海青说:“那会儿破的时候,没法走,一说修道,大家伙都比较开心,主要是把道修平整了,我们出去也方便,也不至于走那条下点雨以后,坑坑洼洼的路了,现在你看,特别好,我们都比较支持,他们施工接电接水都随便,我们都很支持。”
“一事一议”作为国家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,老槐庄村的两委班子和村民从刚开始的嫌手续麻烦,直到前两年的村内部分排水管线改造和今年的街道路面硬化,这些村级公益事业项目都用上了这个好政策,这其中有着方方面面的改变。
老槐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凤强说:“起初我们知道一事一议这项奖补政策,但是就是太麻烦了,村民也不理解这事儿,村民,各家各户拿出钱来他也不理解,后来知道了,国家对这项政策简政放权,一些手续全部简化了,支持的力度也非常很大,老百姓只需拿出百八十块钱来,就能把村里的问题解决了。”
手续的简化,群众的观念转变使“一事一议”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,成为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。